主页 > 中文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 >

公司新闻

Telegram用户违法获刑引发网络热议

流量次数: 作者:tg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8-04 23:33

以下是近年来涉及Telegram平台的国内外刑事判决典型案例,涵盖性犯罪、金融犯罪、个人信息犯罪等多类案件:

一、性剥削与传播非法内容类

1. 韩国"N号房"主犯判决

  • 主犯赵主彬("赵博士"):胁迫至少74名女性(含未成年人)拍摄性剥削视频,通过Telegram群组"博士房"传播,终审判处42年监禁
  • 创建人"文亨旭":运营多个性剥削聊天室,终审获刑34年;共犯姜勋被判15年
  • 案件特点:26万名用户参与传播,平台被用作犯罪工具链核心。
  • 2. 香港煽动纵火案

  • 被告许佩怡通过Telegram频道"阿囝揾老豆老母"煽动他人纵火及暴力对抗警方,2021年认罪后被判处3年监禁
  • 二、金融犯罪与洗钱类

    1. 非法资金转移案(江西)

  • 主犯朱某通过Telegram联系境外平台,组织团伙转移赌资近6亿元,1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 6个月至2年1个月 有期徒刑,并处最高3万元罚金。
  • 2. "百万黄金"洗钱案(北京)

  • 犯罪团伙利用Telegram接收指令,通过购买黄金转移诈骗资金,5名"工具人"被惩处,其中3人因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,2人接受行政处罚。
  • 三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

    1. 非法获取亿级个人信息案(上海)

  • 某科技公司员工吴某通过Telegram群组下载含 1亿余条公民个人信息 的文件,并分享获取渠道,2024年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 有期徒刑1年6个月(缓刑),罚金2000元。
  • 四、平台责任争议

  • 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被立案调查:2024年8月因平台涉深度伪造性犯罪、诈骗及非法交易等问题,在法国被捕;面临 10年监禁及50万欧元罚款 的指控,目前取保候审中。
  • 法律焦点与趋势

    1. 跨境执法协作强化:各国加大对加密通讯平台犯罪链的打击,如韩国推动对Telegram的"帮助犯罪"立案调查。

    2. "非法获取"定义扩展:通过境外平台下载公民信息可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,技术中立性不豁免刑责。

    3. 青少年犯罪预防:韩国统计显示Telegram性犯罪案中青少年涉案比例显著上升,推动专项立法。

    以上案例显示,利用Telegram实施的犯罪呈跨地域、产业化特征,司法实践已形成从工具提供者到实际操盘者的全链条追责体系。

    上一篇:Telegram消息免标记已读的实用技巧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